SEO和用户搜索意图的关系

SEO和用户搜索意图的关系

今天咱们来唠点实在的——SEO和用户搜索意图那点事儿。我知道“SEO”这词一听就让人想打哈欠,但你先别急,这可能是你听过最接地气的版本。

搜索意图这个词是从Google搜索引擎衍射出来的名词,在咱们国内的百度、360搜索引擎中可能更关注关键词的排名,关键词做的好,一般排名就会靠前。

但是如果你是出海企业或者面向国外用户的,主要面向google搜索引擎,那就必须掌握用户搜索意图,以满足用户需求,从而以用户为导向来创作你的内容,只有更好的回答,或者满足用户的需求,你的网站才能在Google获得更好的排名。

一、什么是用户搜索意图?

拓海罗盘向来不喜欢将高深的理论、参数,这里给你举个形象的例子:假如你周末去爬山徒步登山6个小时,结束后走进一家足浴店,对服务员说,我今天很累,脚很酸胀。

你看,你向服务员吐槽的很累,背后隐藏着一个明显的意图:你需要给脚按摩舒缓,泡泡脚。情商高的seo总台立即明白了你的意图,她会很热情的给你推荐店里特色的足浴项目,199的生姜足浴、299的中药祛湿足浴等,甚至看你的打扮、气质,推断你的消费能力,再给你引导些拉伸项目。

而那些情商低的seo总台,只顾着拿提成,强力给你推荐全身spa、采耳、头疗等,完全不顾你的感受,你肯定会觉得他脑子瓦特了。今天再好的产品,跟你的需求也八竿子打不着。

看,这就是最朴素的SEO和搜索意图的关系:你得知道你的用户是来足浴的,而不是来采耳的。

二、搜索意图到底是个啥玩意儿?

也别把它想得太高深。说白了,就是用户敲下搜索词那一刻,他脑子里真正想干嘛。

用户脑子里想干嘛?我们哪知道呢。对,拓海罗盘想告诉你,用户自己想干嘛他们自己有时都不能很好表达出来,所以要识别用户搜索意图,就要揣摩用户录入的关键词和用词习惯。

看似千奇百怪的问题搜索,实际上可以把这些搜索意图归为四大门派:
“我想知道”派 (求知型):比如搜索“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?”。这类用户是来求知识的,像个好奇宝宝。你的内容就得像个耐心的老师,把原理揉碎了讲明白。

“我想去”派 (导航型):比如直接搜索“知乎”或“清华大学官网”。这类用户目的极其明确,就是要去一个特定的“目的地”。你的任务就是当个清晰的路牌,别让人家走错路。

“我想买”派 (交易型):比如搜索“iPhone 15 最新报价”或“瑜伽垫哪家好”。这类用户已经掏出钱包,在付款的边缘试探了。你的内容就得像个金牌销售,突出优势、价格、口碑,催他下单。

“让我看看”派 (商业调查型):介于“知道”和“买”之间。比如搜索“MacBook Air 和 Pro 的区别”。用户有潜在购买意向,但还在纠结和比较。你的内容就得像个客观的专家,做好横向对比,帮他下决心。

SEO和用户搜索意图的关系

所以,做内容的第一步,不是埋头猛写,而是先当个心理医生,诊断一下用户搜索时,到底属于哪一派。你给想买的人狂塞百科全书,他只会嫌你啰嗦然后关掉页面。

三、seo是用来干什么的?

SEO来干啥?它就是你网站的扩音器。
传统意义上,SEO优化就是一堆技术活儿:调整代码、加关键词、换友链……相当于在菜市场里,努力把自家摊位收拾得干干净净,灯光打得亮堂堂,挂在最显眼的位置。

这重要吗?重要。但问题来了!很多人把SEO玩成了关键词填字游戏,着重说一下,国内搜索引擎更多依靠关键词作排名参考依据。

比如,一篇讲“如何轻松做出番茄炒蛋”的文章,为了蹭牛肉的热度,硬是加上一句:“当然,如果你不喜欢番茄炒蛋,也可以做土豆炖牛肉,牛肉要选……”

结果呢?搜索引擎懵了,用户也懵了。搜索“番茄炒蛋”的人进来看到牛肉,觉得货不对板,秒退。搜索引擎一看:“嚯,跳出率这么高,这内容肯定不好!” 反手就把你排名降下去了。

你看,这就走上了邪路。​ 纯粹的技术SEO,就像一个声音洪亮但满嘴胡话的喇叭,喊得再响,吸引来的也是错的人,最后大家不欢而散。

四、搜索意图与SEO的关系

SEO和搜索意图,绝不是谁主导谁,而是一对需要深度磨合的伴侣。
搜索意图决定了你的内容该说什么,以及说给谁听。它是方向,是初心。忘了意图,你的SEO就像无头苍蝇。

SEO是扩音器,它确保了你的好内容能被目标用户听见、找到。它是手段,是放大器。没有SEO,再好的酒也藏在深巷无人知。

当你写文章时,你应该一边写,一边在心里模拟用户会搜什么、他想要什么答案、他看到哪会不耐烦、他得到答案后下一步还想干啥……然后,再用SEO的技巧,把这些精心准备的内容,严丝合缝地包装成用户正好需要的样子。

这就好比,和子足浴的客服不仅给你推荐了足浴,她还笑眯眯懂你:在你享受足浴的时候,她还递上一支烟、两小盒水果,一杯红茶,最后还附赠了一份10分钟的spa,享受。

这种超越期待的满足感,会让用户用“停留时间”、“点赞收藏”和“下次还来”这些行为告诉搜索引擎:这内容牛逼! 搜索引擎就会心领神会,把你的网站摆在更显眼的位置。

说人话:大家别再把SEO当成对付搜索引擎的作弊技巧了,它是一场关于理解和尊重的对话。

你尊重用户的意图,深刻理解他的需求,然后创造出能解决他问题的内容,再用SEO这把好嗓子把内容清晰地传达出去

五、如何确定用户搜索意图

这就好比问“怎么才能知道对象心里真正在想啥?,关键在于用户通过录入的内容,想要买那款产品?还是只要产品服务评价?
上回咱们聊了,搜索意图是灵魂,怎么当个“搜索意图侦探”,怎么能够看穿用户的小心思。难道要跟着拓海罗盘学读心术,哈哈,我们有妙招。

最简单的办法,就是写完文章后,自己读一遍,问问自己,看完我这篇内容:
我的问题彻底解决了吗?
我有没有其他的疑问了?
我是不是还想再搜其他的网页?

当然,我们得借助一些工具:

工具一:扮演小白用户自查法(最省钱,也最有效)

这招最简单,也最容易被忽略。下次你定好一个话题,比如“如何选一台不卡的电脑”,别急着动笔。打开一个无痕浏览窗口(这很重要,避免搜索引擎根据你平时的喜好推荐,干扰判断)。

在搜索框里,模拟你想象中用户会输入的各种问题。别只搜你精心设计的关键词。先搜核心词:“电脑 卡顿 怎么办”,再搜长尾问题:“预算4000能买什么不卡的电脑吗?”,甚至搜一些很小白的问题:“电脑为什么用久了会卡?”

这时候,就要仔细看搜索结果页面(SERP),这就是搜索意图案卷:

SEO和用户搜索意图的关系

如果排在前面的都是知乎、豆瓣这种长篇大论的文章​ ,说明用户当下是想学习知识,你的内容就得够深度、够全面。

如果满屏都是京东、中关村在线这种产品列表和对比站​ , 那说明用户已经进入“买买买”模式了,你的内容如果还在那讲历史渊源,肯定被秒关。你得赶紧上参数对比、性价比分析。

如果第一个结果直接是个视频,很多人想看视频学,那你再写纯文字稿就吃亏了,考虑做个视频或者搞点动图呗?
如果出现了大家还在问的问答框, 恭喜你,这是宝藏!这里面就是用户最关心、最细节的问题,你的内容必须把这些疑问全部解答掉!

工具二:深挖“问题库”

用户在哪里提问题?

知乎/豆瓣/小红书等社群平台:去搜你的话题关键词,看大家都在问什么?问题的表述方式是什么?下面的高赞回答是从哪个角度切入的?这些真实的问题,就是你内容章节最好的标题。

电商平台的问答区和商品评价区:比如你做电脑科普,就去京东看差评和提问:“这款电脑玩XX游戏卡吗?”“用了一年之后还流畅吗?” 这些痛点和关心点。

视频平台的评论区:一样,去看同类热门视频的评论区,用户们在吵什么?在夸什么?在问什么?这些都是最鲜活的素材。

工具三:善用数据工具

如果你做的有一定规模了,可以用一些工具让判断更精准。

如果你是网站主,使用Google Search Console官方免费神器。看看搜索结果报告,你的网站是靠哪些关键词带来流量的?这些关键词本身就代表了意图。用户搜了什么,但你的页面没排上去?这些可能就是你没覆盖到的意图盲区。

SEO和用户搜索意图的关系

关键词规划工具 (如Google Keyword Planner, Ahrefs, SEMrush等),这些工具能告诉你一个关键词的搜索量,还能提供“相关关键词”。比如你输入“电脑卡顿”,它可能会给你“电脑卡顿是什么原因”、“电脑卡顿怎么解决软件问题”等,这些相关词就帮你把用户的意图图谱画得更细了。

 

声明:本文为原创,作者为 拓海罗盘,转载时请保留本声明及附带文章链接:https://www.lanluopan.com/the-relationship-between-seo-and-user-search-intent/